跳至主要內容
搭公車

週五的清晨,雨絲輕拂大地。我和女兒踏出家門,準備搭公車上班上學,履行先前的約定。突然心中閃過一個念頭:出門的時間比以往晚了些,是否會趕上較晚的班車?車廂裡是否會擁擠不堪?要不要改成自己開車呢?但轉念一想,還是決定堅持搭乘公車,以身作則,傳遞堅持不懈的理念。

我們邁開步伐,在雨中奔向公車站。所幸公車並未讓我們久候,很快就搭上了一班車。車上有些擁擠,女兒靠在我旁邊,抓著我的手,心裡覺得很踏實。不知不覺間,公車已經到站。我下車走到辦公室,看了一下時間,才7:15!心裡突然覺得很高興,真是美好的一天!


Jia-Yin小於 1 分鐘sharing
腦中的模型

在讀書會的場合,認知神經科學專家謝教授為我們展示了一張圖,這張圖裡面有許多黑白相間的格子,很像一個西洋棋盤,其中有兩個格子標上了A和B,我們都看見了A是黑色的,而B是白色的。下面就是這張圖:

source: Wikipedia
source: Wikipedia
接下來...

接下來謝教授告訴我們,A和B其實是相同的顏色,我們都感到有點驚訝,怎麼看都不像呀!為了證明A和B是相同的顏色,謝教授使用繪圖軟體把B的方塊複製下來,然後在棋盤上移動,當移動到A附近的時候,就會看到他們其實是相同的顏色。

原來這張圖是由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Edward H. Adelson 於1995年所發表,可以在 Wikipedia 找到 這張圖,它還顯示了另一張圖,讓我們了解 A 和 B 其實是同樣的顏色:

source: Wikipedia
source: Wikipedia

謝教授告訴我們,我們所看到的外在世界,以為是真實的,其實只是我們大腦中建構的模型。

這讓我想起機器學習裡所用的模型。給模型輸入資料,就會有相對應的輸出,我們希望模型能夠產出正確和期待的結果,但有時模型會產出奇怪和不正確的結果,其實我們的大腦也是這樣。

同樣的境遇,有的人覺得非常不幸,另有人覺得難能可貴。這就看我們怎麼去認知。學習是一把關鍵的鑰匙,透過學習,我們可以修正腦中的模型,讓它的產出更加正確,也讓我們的生命更加美好。


Jia-Yin大约 2 分鐘sharing
學機器學習

機器學習的目的是透過資料尋找一個函數,這個函數可以把輸入映射到輸出。例如,給定一張圖片,這個函數可以把輸入圖片映射成對應的說明文字。

怎麼樣找這個函數呢?機器學習的過程要先設定模型的形式,以及使用的參數。一般模型大多使用神經網路,而其中的參數則稱為權重。一個大的模型,參數量可能很多,有些高達幾十億個,要想找到好的參數,人力無法勝任,所以就交給機器去運算,這個運算過程,就稱為訓練模型。

訓練模型,也就是在找模型參數的過程。怎樣的參數才算是好的呢?這要有一個判斷的標準。一般會使用一個損失函數,這個損失函數用來衡量模型的輸出和希望得到的輸出之間的差距,並根據這個差距給一個分數,而我們要想辦法讓損失函數的平均分數越小越好。


Jia-Yin大约 2 分鐘courseAIsharing